试点纳税人纳税申报时,应将《农产品核定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表(汇总表)》中“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合计数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6栏的“税额”栏,不填写第6栏“份数”和“金额”数据。
填写纳税注册号、申报月份、税款缴纳期限等要素。根据销售预先收取的进项税额,填写【应税销售】页签内容。在【投入产出法】页签中,填写农产品的购进价格、货物及应税服务金额、进项税额和单位量等信息。
登录电子税务局申报客户端,进入申报页面,在申报列表中选择附表二,点击右侧的填写申报表;打开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找到第二部分进项税额转出额;将本月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对应填写在表中的项目分类中,栏次为14至23。
首先在表头处填写申报年份,以及申报期号。然后在免税项目栏次要填写“农产品”,不征税金额次栏、税额栏填列对应方框。其次将本期购买数量与本期销售数量一致填写在第9栏中,并计算相应销售的含税金额与适用扣除金额。最后算出免税金额即可。
第8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录入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按系统原有范围规则确定。小微企业不得录入此栏次。
不需要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反映减免的税额,只反映销售额即可;如果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销售初级农产品取得的免税收入在纳税申报表主表的第8和第9行填列申报(免税货物销售额)。相应填列附表一。
1、首先在表头处填写申报年份,以及申报期号。然后在免税项目栏次要填写“农产品”,不征税金额次栏、税额栏填列对应方框。其次将本期购买数量与本期销售数量一致填写在第9栏中,并计算相应销售的含税金额与适用扣除金额。最后算出免税金额即可。
2、销售免税农产品,那么就要区分普通销售和免税销售,要分开核算成本和应纳税额,季度收入超过45万,那么就需要就普通销售的部分缴纳增值税,免税的部分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3、申报增值税时是按不含税的。减免税额转入营业外收入这部分收入要交所得税的。销售免税的农产品如果小规模升为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不予抵扣,销项税额按规定计算,同时按要求转入营业外收入核算。
4、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时,主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附表一的“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填写免税货物的含税销售额,不填写其他栏次。
5、农产品免税产品按照以下的操作申报增值税: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录入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括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销售额、出口免税销售额、查补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应税服务列的。
6、根据税务机关的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在增值税申报时,主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栏、附表一的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填写免税货物的含税销售额,不填写其他栏次。
首先在表头处填写申报年份,以及申报期号。然后在免税项目栏次要填写“农产品”,不征税金额次栏、税额栏填列对应方框。其次将本期购买数量与本期销售数量一致填写在第9栏中,并计算相应销售的含税金额与适用扣除金额。最后算出免税金额即可。
农产品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步骤:填写纳税注册号、申报月份、税款缴纳期限等要素。根据销售预先收取的进项税额,填写【应税销售】页签内容。在【投入产出法】页签中,填写农产品的购进价格、货物及应税服务金额、进项税额和单位量等信息。
执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填写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填写份数金额。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物时加计扣除的农产品进项税额,该栏不填写份数金额,税额栏填写100元。
销售免税农产品,那么就要区分普通销售和免税销售,要分开核算成本和应纳税额,季度收入超过45万,那么就需要就普通销售的部分缴纳增值税,免税的部分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时,主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附表一的“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填写免税货物的含税销售额,不填写其他栏次。
这种报表申报流程如下: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进入“税收服务”,点击“电子税务局”页面。在电子税务局页面中,依次选择“增值税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增值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在申报表中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所属期等。
一)“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二)“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三)第1栏“期初余额”:填写应税服务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时,主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附表一的“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填写免税货物的含税销售额,不填写其他栏次。
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均按本办法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必须实行电子信息采集。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必须在抄报税成功后,方可进行纳税申报;纳税申报资料。
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应纳增值税的所属纳税期,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年、月、日。纳税人登记号,按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国税机关规定的登记号填写。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需要报送什么资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需报送资料如下:提示:纳税人通过网上申报的,不需再向税务机关报送纸质资料,但需要自行将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纳税人根据自己经营业务实际选择需要申报提交的资料,并在报表上加盖公章。
具体填报要求及相关政策: (一)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 填报说明:金额为本表第2+7+12行,即主营业务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再加上视同销售收入,该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 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广告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销售(营业)收入明细表》填报细则如下:销售(营业)收入的具体构成项目。企业应根据主营(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会计明细科目和业务性质分析填列附表一后,再据以填列主表的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
第15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3)第16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填报除上述项目外,按照税收规定其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
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主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填报表一(1)《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数,金额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三项合计数。同时“销售(营业)收入合计”也是企业计算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支出税前扣除限额的基数。